2022—2023年度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现场 图片来源:消费日报网
(相关资料图)
最近,台州市某小学生的“发明”,经由媒体传播,引发不少网友关注。据台州市新闻媒体中心报道,在一场名为“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”的赛事中,当地一名小学生发明了能骑的行李箱,因此荣获金奖。或许是因为“小学生发明获金奖”这个标题听起来就很厉害,多家媒体纷纷转发点赞,迅速将此事送上热搜。
然而,人红是非多。随着新闻热度的增长,相关质疑也接踵而来。先是有人发现:“能骑的行李箱”并非新鲜事物,类似发明许多年前就已登上新闻,如今在网购平台可以轻松买到。随后又有人指出:“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”每年都会颁发数百个金奖,加上银奖和铜奖,一大半参赛者都能获奖。结合这些信息,不难看出:不论是这项发明本身,还是其获得的金奖,其实都没有太高的含金量。
这么说,并不是要否定这名小朋友的创造精神。对一名知识储备、心智发展水平都尚在成长阶段的小学生而言,能对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开动脑筋,重复“发明”一些市面上已经存在的产品,虽然谈不上惊天动地,但也值得表扬。对着一项小学生的参赛作品,以审视发明专利的标准探讨其“侵权”与否,也没有什么意义。但是,这样一件事,是否值得被以如此规格“公开表扬”,又是另外一回事。
媒体报道此事,初衷或许是好的,但从结果上看,却让这名小学生受到了不少质疑,多少有几分“捧杀”的意思。与同龄人相比,这名小学生能够得奖,必然有其优秀之处,但是,长远来说,过度抬高此事的积极意义,对其成长未必是件好事。
超越个案,许多问题更加值得我们思考与追问。首先,我们要问:类似这种少儿比赛,为何总是会受到如此高的关注?既然奖项并没有多么“珍稀”,家长为何对其趋之若鹜?其次,我们也要问:对未成年人而言,得奖的人是不是一定比没得奖的优秀?要证明自己的素质与潜能,又是否一定要通过比赛的方式?
以这场“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”为例,据活动主办方定义,这项比赛的宗旨在于“激励青少年儿童的创新发明教育,培养定义问题的能力、解决问题的习惯和终身创新的框架,进而为成为未来的创新者、发明者和创业者做好准备”。与其说这是选拔天才儿童、征集高水平发明成果,不如说是以比赛的形式,对未成年人的创新能力、创新精神加以训练和鼓励。让孩子参加这类活动,增长一些见识,当然没什么不好。但是,如果家长的动机有所跑偏,一门心思冲着让孩子得奖去,然后再把奖项当成炫耀的资本,乃至升学的“敲门砖”来用,恐怕背离了此类活动的初衷,也有损害教育公平、加剧学龄儿童竞争压力之嫌。
上文所述的这种心态,不是笔者的臆测,而是令人不安的现实。在“双减”的大背景下,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培训、学科竞赛已被全面叫停,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,反复要求不能以“奥数”等指标作为升学依据。然而,家长们的焦虑与“内卷”并未随之消失,在形形色色的家长交流群中,总能看到写满各种课外活动获奖记录的“牛娃简历”。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,各种未成年人竞赛的人气越来越旺,家长们摩拳擦掌,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力拔头筹。与此同时,一些活动的组织方也十分“懂事”,积极增设奖项名额,以使更多未成年人能拿到奖项。“风口”之上,就连部分鱼目混珠、未经批准的假竞赛都办得风生水起。如此场面,理应得到社会的重视与反思。
只要公平公正、合法合规、不以教育之名行敛财之实,组织未成年人比赛并无原罪。但是,对于这类比赛的意义与实质,学生、家长、学校与社会大众,都需要在心态上“祛魅”。比赛只是促进未成年人成长进步的一种形式,得奖不是最终目的,更不能给未成年人分出三六九等。对此,家长要保持清醒,认清孩子究竟需要什么,学校也要严守底线,确保义务教育升学工作不受此类因素影响。等到这类比赛回归纯粹的时候,大家自然不会再来“挑刺”。
关键词:
版权与免责声明:
1 本网注明“来源:×××”(非商业周刊网)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。
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,文责自负。
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,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
4 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