集微网报道(文/杜莎) 近期,小鹏汽车牵手大众汽车、自动驾驶副总裁离职将加入英伟达等一系列热点,屡屡将小鹏汽车推向热议的中心。8月28日,小鹏汽车官宣收购滴滴造车业务的消息再次让业界沸腾。
一早,小鹏汽车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,将以最高58.35亿港元(7.44亿美元)的总价收购滴滴智能汽车开发业务,包括研发能力和相关资产,并同时与滴滴签订战略合作协议,利用各自领域的优势资源,携手推广电动汽车和相关技术的快速落地。
最为核心的是,小鹏汽车将基于此次业务收购打造一款A级智能电动汽车,项目代号“MONA”,首款车型定价会在15万元左右,预计2024年推向市场,年销量预计10万辆。
【资料图】
那么,此次收购背后有何逻辑?对双方有哪些重要意义?
收购滴滴智能汽车业务,给小鹏汽车带来更多想象力
根据披露的消息,此次小鹏汽车收购滴滴智能汽车业务将以发行股票的方式进行,小鹏汽车将发行占交易完成后总股本3.25%的A类普通股,发行会有24个月的锁定期。MONA预计年销量可达到10万辆,如果连续两年都能达到销售目标,会有额外的股权对价,最高的股权比例可以提升到5%。而滴滴通过出售造车业务成为了小鹏汽车的战略股东。
当然,小鹏汽车为何要收购滴滴的造车业务,以及收购后如何整合,这些备受业内关注。对于这些问题,其实从小鹏汽车官宣的新闻,以及从后续的媒体沟通会可以略窥一二。
重中之重,“MONA”是一个有吸引力的资产。据小鹏汽车方面表示,滴滴在造车方面的完成度已经非常高,“MONA”是一辆准量产的轿车车型,滴滴已经花费几十亿人民币投入开发。而小鹏汽车这次收购还包括研发、测试设备等资产,同时核心的人员团队也会加入小鹏汽车。
其次,在收购后,小鹏汽车会继续完成 “MONA” 全部的量产研发以及部分销售,“MONA” 的产品会在当前小鹏已有的生产基地生产,供应链也是延续过去供应链体系以及加入扶摇架构组合一起。且有消息称,相关数据归小鹏,滴滴主要从生态上支持出行的销售和运营,且预期MONA年销量可达到10万辆。
同时,通过合作,新品牌车型将与小鹏汽车现有品牌产品形成差异化定位,滴滴也将面向小鹏汽车首次开放全生态赋能,为“MONA”提供包括智能座舱、智驾及共享出行市场等多维度的强有力支撑,助力小鹏汽车在“15万级”价格区间打造爆款车型,进一步加速自动辅助驾驶与智能座舱技术在全球市场的应用及普及。
此外,此次合作有助于小鹏汽车智能驾驶的规模化。小鹏汽车会将XNGP作为高等级辅助驾驶用于“MONA”平台。据报道,小鹏汽车CEO也表示,“两年多前,我曾经说过15万级没有人能够把智能驾驶做好,同时做好的利润。通过这次和滴滴合作,我们认为能够把它以爆款做好。”
最后,小鹏汽车将打入ToB 市场。据悉,“MONA” 只是项目代号,MONA车型是小鹏汽车第二品牌甚至第三品牌的开始,该品牌车型价格为15万级别,会以ToC为主,兼顾ToB。
所以整体而言,此次收购意味着小鹏汽车将加大力度布局A级车市场,收购后开启的多品牌战略,也将为后续销量的提升,以及智能驾驶的规模化带来更多想象力。
前方之路不确定性多 滴滴造车计划正式终结
对于滴滴而言,与小鹏汽车的合作也正式宣告其造车计划的终结。
但需要明确的是,此次收购的是滴滴的造车业务,自动驾驶业务目前没有受到影响。
众所周知,当初为了打造更好的共享出行体验,2019年11月,滴滴与比亚迪合资成立了美好出行(杭州)汽车科技有限公司,比亚迪持股65%,滴滴持股35%。2020年11月,双方合作推出了全球首款定制网约车D1。据悉,滴滴参与到了包括整车工程Package、人机工程布置、内外饰造型、整车配置、座椅原型、车联网软件架构等的设计。且按照规划,这款网约车将在未来5年投放近百万辆。但D1的表现远远低于预期,2021年销量10176辆,但2022年断崖式下滑至1000辆以内。
2021年就有消息传滴滴造车,且秘密进行的造车项目代号为“达芬奇”,团队规模最多时超过1700人,计划研发一款面向大众消费市场的A级纯电车型,定价在15万元左右,原计划在今年6月份发布。结合目前的消息,小鹏汽车和滴滴合作的首款车型应该正是滴滴布局研发的首款车型。
在造车资质的获得方面,根据路透社去年6月份的报道,滴滴计划收购电动汽车制造商国机智骏的股份,消息人士透露,这一收购金额将达到10亿元人民币,交易时间最早或将于当月底敲定。不过这一消息后续未有进展,而滴滴造车的传闻也逐渐沉寂。
更为关键的是,滴滴造车带来的业务亏损也日益剧增,加之造车资质悬而未决,以及量产落地等一系列问题,造车前方之路不确定性很大。
因此,和小鹏汽车的合作,不啻为滴滴给自己的造车项目画下了一个完整的句号。
或许,叫停造车,滴滴利用自动驾驶与车企进行合作,利用强大的出行平台资源运营车辆,才是滴滴最得心应手的事,且有助于其将重心放在主营业务以及自动驾驶等创新业务上。
写在最后
前有集度汽车从造车主体变成方案提供商,后有滴滴智能汽车业务被收购,目前看来,在这一波入场造车的企业中,唯有小米还在继续前行……
且这两年来,随着越来越多新势力出现“爆雷”事件,以及市场的竞争愈发严峻,留给新造车的大门也在缓缓关闭,所剩的门票和时间已然不多了。
关键词:
版权与免责声明:
1 本网注明“来源:×××”(非商业周刊网)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。
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,文责自负。
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,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
4 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