独家述评|反诈劝阻,好人也要懂“话术”

来源: 新民网2023-08-04 15:02:47
  

图说:上海刑警青年大比武现场 潘高峰/摄


【资料图】

潘高峰/文

昨天,上海刑警大比武,从海选的十强中决出金奖。这是属于上海刑侦战线的殊荣。令人意外的是,这场比武,比的不是推理破案,不是现场勘查,也不是追逃抓人,而是“嘴皮子”功夫——反诈劝阻。

上海人大多知道“刑警803”的金字招牌。每年8月3日前后,都是“刑警803”主题日。为何今年的主题日要举行比武,而且比的是反诈劝阻?

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反诈专班负责人告诉笔者一组数字:28、49.6、56.7、2.1。这些数字代表了什么?原来,这是上海反诈预警与劝阻的数据:日均预警28万余人次,日均阻断诈骗电话49.6万余通,日均拦截有害短信56.7万余条,日均阻断诈骗网站访问2.1亿余次。通俗来说,这就是上海反诈的“圈层防护”能力。

巨大的数字背后,是极为严峻的现实。据统计,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已占全国刑事案件的50%以上,每年要卷走老百姓数百亿元血汗钱。虽然警方与通信部门联手,不断提升技术防范能力,让技防系统在无形战场上持续发力,但依然无法将涉诈有害信息百分百地拦截在外,必须同步采取面对面劝阻的人防方式,尽可能减少群众的财产损失。

这,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。

最近,缅北电信诈骗团伙在网上很“火”,不少人注意到当地提到诈骗团伙所在地点时,称之为“园区”。“园区”这个词,大家不会陌生,一般是指政府部门集中统一规划的区域,引入某些特定行业、特定形态的企业、公司等,进行统一管理,形成上下游产业链,比较典型的有工业园区、科技园区、文创园区、动漫园区等。

电信网络诈骗窝点为何被称为“园区”?因为那里同样有着完整的“产业链”,不同的是,那是围绕诈骗而生的灰黑色产业链。也就是说,犯罪团伙把诈骗这门生意做到了极致,分工精细、“业务精湛”。

魔高一尺,需要道高一丈。昨天的比武中,一位刑警的“灵魂三问”,道出了很多人都在思考的问题:“为什么骗子能把群众骗得团团转,我们就不能说服?骗子们有什么‘成功经验’?我们能不能从中‘学习借鉴’?”

的确,说话是有技巧的,心理学更是一门科学。面对挖空心思的骗子,好人也要懂“话术”,而且要更胜一筹。要知道,上海民警每天要上门面对面劝阻高危潜在被害人3000余人次,虽然95%以上能够被说服,但在巨大的基数下,剩余的近5%同样不可小觑。

这次上海刑警比武传递了一个信号:电信网络诈骗已成为社会毒瘤,要动员一切力量、穷尽一切办法打击防范。全市各刑侦条线青年民警齐聚一堂,分享工作中的“标杆”式劝阻、“标准”化作业、“标志”性案例,总结可复制推广的技战法,提升上海反诈预警劝阻的整体实力。

上海警方还专门组建了一个“心防”联合实验室,钻研劝阻“规定动作”、完善见面“劝阻话术”。可以说,为了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与合法权益,任何好的经验和做法,都值得探索总结、互相学习、借鉴推广。

关键词:

责任编辑:sdnew003

相关新闻

版权与免责声明:

1 本网注明“来源:×××”(非商业周刊网)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。

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,文责自负。

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,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

4 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。